近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招募人体试验志愿者,计划切除受试者的一块颅骨,并用一块硬币大小的计算机芯片进行填充,在脑内植入系列电极和超细电线。据外媒报道,目前已有数千人表示感兴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骁健表示,该试验设计比较激进,有潜在风险。不过,试验所采用的全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是未来脑机接口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前进方向。
试验设计像“把瓶塞塞进瓶口”
该研究项目的名称为PRIME,即精准机器人植入脑机接口研究,聚焦于完全可植入的无线脑机接口医疗设备试验,旨在评估植入物和手术机器人的安全性及脑机接口的初始功能,帮助瘫痪者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
李骁健认为,该试验最大的特点在于无线完全植入。
目前,已有科研试验或临床应用中常采用有线脑机接口,现有的无线脑机接口设有类似“插头”的设备穿过头皮,与外部装置连接。
而在这项试验中,既没有用于脑内外连接的“线”,也没有“插头”,而是让电子装置以封闭的状态完全嵌入颅骨,同时在脑中植入电极,再将头皮完全缝合。李骁健将其比喻为“把瓶塞塞进瓶口”。
李骁健说,目前,在国内已有类似动物实验,不过尚未用于人体试验。
马斯克传记的作者之一——阿什利·万斯称,“神经连接”公司计划明年为11人进行手术,到2030年将超过2.2万人进行手术。
此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曾2次拒绝这项人体试验申请,理由是存在安全风险,如连接大脑芯片的电线可能会在受试者的脑内移动,以及芯片可能会过热等。直到今年5月,该试验才正式获批。
李骁健表示,最终能够获批,说明试验具备一定安全性,但仍有潜在风险。有报道揭示,该项研究的动物实验中出现过脑部感染现象。“电子装置‘塞进’脑部时难以做到严丝合缝,留有缝隙就可能导致感染。”李骁健说。
试验设计激进但值得期待
脑机接口的概念最早在1973年由美国科学家雅克·维达尔提出,至今已发展50年,近年来取得明显进展。
今年7月,美国一家医学研究所宣布,在一名因遭遇事故而脊髓受损的男性脑中植入特殊装置,成功使其皮肤恢复触觉,上肢重新活动。
在国内,上海一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将脑机接口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已有患者接受相关手术。
“在运动、语言、视觉等功能恢复或替代、情绪障碍诊疗等方面,这项技术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有望用于治疗渐冻症、孤独症、抑郁症、成瘾、痴呆等疾病。”李骁健说。
他解释,脑机接口分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两种,植入式通常将传感器穿过颅骨植入大脑或放入颅腔内,非植入式是借助可穿戴设备完成。
“由于颅骨会对采集的神经信号进行屏蔽,一些疾病需要采集较深脑区信号,非植入式脑机接口远没有植入式脑机接口获取的信号清晰。”李骁健说。
在他看来,只有全植入式的无线脑机接口才能真正作为医疗器械使用。一方面,“无线”意味着更便捷,适用于患者在多场景下的长期使用;另一方面,“全植入”的封闭状态能让脑内系统与外界隔离,降低脑部感染风险。此外,李骁健指出,该试验将在脑中植入更多触点,更全面地采集脑皮层上的神经信号,更好地帮助患者与外界交互。
谈到全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的未来,李骁健说,现阶段尚需解决多方面难点,要保证植入设备的脑部信号采集和传输能力、有效使用寿命、生物安全性等,还要避免植入物的化学物泄漏和接缝处可能带来的感染。
“马斯克的这项试验比较激进,其中较多科学和技术问题仍需探索,短期内完全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李骁健说。不过,在他看来,“无论试验成功与否,都会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供国际同行学习和研究,值得期待。”
在李骁健看来,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脑机接口技术涉及的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外部信息直接写入大脑以及人脑内部信息被外界直接读取等方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上,技术使用应本着利远大于弊的原则,研究者和使用者要引导技术运用走向良性发展,让患者成为受益者,避免其他负面问题出现。”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吴雅楠
记者卞德龙
策划:彭奕菲